关闭
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不再支持您的IE浏览器,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Safari等非IE内核浏览器浏览(下载链接)。
如果您使用的是360、搜狗等浏览器,请点击切换到极速模式,以确保系统功能正常运行。
— 新闻咨讯 —

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 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11月14日,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主办、教育部承办、中国人民大学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编译局、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外文局等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及相关专家学者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

\


\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代表学校致辞,党委副书记吴付来主持下午的理论研讨会总结部分,校长助理贺耀敏、郑水泉和相关院系教授参加会议。

\

\

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宁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上海大学夏小和教授等4位专家作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围绕理论创新成果与话语体系建设、新型智库建设与话语体系建设、如何创新对外话语体系传播方式、如何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等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

\

\

\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话语体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话语体系创新涵养了强大的源头活水。改革开放以来广泛而深入的国际交流,为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对话平台。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实践,潜心研究,勇于创新,为推进话语体系建设作出贡献。

大家认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要以思想理论创新为根本,夯实话语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以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为载体,促进话语体系创新成果向教育教学转化;以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建设话语体系创新高地;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为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人力支撑;以机制体制改革为动力,为话语体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当天,《光明日报》还专门用整版刊出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大学等单位的学者根据他们的研究撰写的5篇文章,围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从理论认识和实践层面进行阐述。其中,靳诺书记撰写发表了题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自觉强化五种意识”的论文,陈先达教授撰写发表了题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指导地位”的论文。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凤凰网、中国文明网等进行了全文转载。

据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机制自2013年建立,通过设立研究课题、组织理论研讨等方式,不断总结话语体系建设经验,推出创新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